首页 > 产品中心 > 无纺布

火狐tv直播平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这一站晋江!

来源:火狐tv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04 04:22:35

产品详情
火狐直播:

  来自全国各地的46支参赛队伍携1700余多个项目,在晋江国际会展中心巅峰对决,集中呈现博士后群体扎根创新一线、攻坚关键技术的硬核成果。

  意向合作项目220个、签约项目150个。2100家企业、20个行业协会、13家创投机构主动对接参赛团队,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跨越“最后一公里”,成为赋能产业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鲜活动能。

  387家单位参加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到生物医药的探索,从高端装备的研发到绿色技术的应用,全方位勾勒博士后制度实施40年来,高层次人才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深耕实践,彰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层活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晋江经验”发祥地,博创赛带来海量人才、宝贵机遇,为晋江这座民营经济强市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在推动科创资源下沉县域、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记,向全国展现了县域城市承接高端科创资源、以创新驱动民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博创赛总决赛颁奖仪式上,福州大学晋江校区许平凡博士后团队凭借“全生物降解无纺布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一举摘得揭榜领题组别新材料与石油化学工业赛道金奖。

  “通过大赛,我们的需求得到精准对接,而且项目还获奖了,令人振奋。”作为张榜单位,泉州美佳爽(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出云亭难掩激动,“传统纸尿裤大量使用不可降解的PP和PET无纺布,对环境影响较大。我们从始至终在寻找一款既环保又舒适的全生物降解无纺布。”

  “这次参加‘揭榜领题’赛道,我们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应用。”许平凡说,在以前,这样高效的合作过程是无法想像的,“之前,我们的横向课题往往要接触一年到两年才能有初步的合作意向。”

  赛前,晋江面向本地企业广泛征集关键技术需求,最终筛选出71项产业“卡脖子”难题向全球博士后团队“发榜”。依托大赛搭建的精准匹配平台,共有61项需求成功“揭榜”,揭榜率高达85%。

  作为我国顶级规模、层次最高的博士后赛事,本届大赛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共性难题,设置四个组别、七个赛道,力求在赛道设置上与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更加契合,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赛道设置贴合国家战略与前沿科技,而晋江借助赛事契机,将企业痛点与科研力量紧密串联,安踏、盼盼、舒华等本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以“科创合作者”姿态主动出击。从传统体育用品的“智能升级”到新兴半导体产业的“布局落子”,大赛不仅让国家级科创资源在晋江落地生根,更赋予县域承接高端创新资源的宝贵机遇。

  “一次‘面对面’深度洽谈,就让我们找到匹配的合作团队。”拿着与复旦大学金子义博士后团队的合作意向书,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芯创港运营公司招商负责人王敏格外欣喜。

  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正致力打造泉厦金生命健康硅谷,通过构建“技术转化—先进制造—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积极承接高性能医疗器械、核技术应用,以及生物制药等生命健康类项目落地。

  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后金子义,带着“术中定位肿瘤分子边界的拉曼导航系统”项目,在博创赛开幕式当晚同步举行的泉州市产才交流对接会上找到合作方向。

  当天晚上,有意向来泉州、晋江就业发展或推动项目在两地落地的135名博士、博士后团队代表,与泉州、晋江重点企业和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共计125个主体齐聚一堂。“一面之缘”快速转化为“合作之约”,这种高效衔接,正是晋江“企业家+科学家”融合创新的生动剪影。

  除了技术对接,成果转化、创业服务、人才招聘和创新创业主题交流等活动,同样成为“产才共振”的重要载体。为充分释放赛事的“人才虹吸”效应,晋江组织本土企业参加千人招聘专场。237家企业招聘现场抛出1593个博士、博士后优质岗位,上演了一场“人才与机遇”双向奔赴的精彩大戏。

  “在‘家门口’就能对接全国优秀人才,太省心了!”福建省金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经理黄浩对“家门口引才”的平台赞不绝口,“不仅大幅度降低引才成本,更让企业得以把脉行业最前沿趋势。”

  此外,大赛现场精心搭建的创业服务专区,汇聚来自22个省市的专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孵化器、科技中介等机构的协同发力,让晋江的产业资本与博士后的智力资本找到最佳结合点,实现“1+12”的价值倍增。

  从“短期对接”到“长效合作”,从“技术匹配”到“全链支撑”,博创赛让晋江“企业家+科学家”融合创新迸发新活力,不仅破解了企业“缺技术、少人才”的困境,更让高层次人才找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试验田”,为民营经济强市的创新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安踏集团创新研究部研发技术高级工程师、博士后车秋凌分享了通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攻克“玄武岩纤维材料”的案例。“哪怕这些技术成果中只有10%可以落地,给产业带来的效益和变化都是巨大的。”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高兴忠表示,该校聚焦纤维材料产品研究开发,已与安踏集团确定合作。“后续,我们将通过纤维材料改性加工提升运动鞋耐磨性,进而研发新的功能型鞋材。”在高兴忠看来,晋江产学研环境优良、政策支持力度大,为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提供有力保障。

  在晋江,创新赛道与千亿产业集群的联动,早已超越“技术嫁接”,进入“生态重构”的深层次地融合。以晋江同威科创基地为例,基地依托电子辐照专业方面技术,已与晋江制鞋、卫品、食品等领域企业加强合作链接,且在鞋业领域率先结出硕果,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科学技术产品。这种“创新赛道靶向激活千亿集群”的实践,打破了传统产业“路径依赖”,让千亿集群成为新质生产力落地的“产业载体”。

  更关键的是,博创赛预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AI、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材料与石油化学工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七个赛道,与晋江正全力攻坚的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这种“赛道与产业同频”的格局,让国家级的智慧资源无需“跨领域适配”,就能直接对接县域级的产业需求。

  博创赛在晋江搭建的,远不止是一个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它以“人才动能驱动创新赛道、创新赛道激活千亿集群、千亿集群汇聚人才动能”的县域探索,打通国家级科创资源与县域民营经济的对接通道,进一步将科创“流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存量”,既让博士后团队的智力价值在产业一线充分释放,也为晋江千亿集群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质量控制 服务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分享

Copyright © 火狐tv直播平台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火狐tv直播平台   网站地图